(編按)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半島,是一個熱情的國度,當中又以鬥牛、奔放的弗拉明哥舞蹈、結他而聞名於世。今次我們的讀者  JY Yuen 就到了馬德里著名近郊小鎮 — 塞哥維亞 一遊。

文、圖:JY Yuen

塞哥維亞 (Segovia)

從馬德里市中心到塞哥維亞,大約需要1.5小時車程。兩者雖相隔95公里,卻是截然不同的景緻。若單純依靠網絡圖片,實在難以想像這是西班牙境內的小城。

塞哥維亞曾被羅馬人 (The Romans)、西哥特人 (The Visigoths)及摩爾人 (The Moors)統治,留下了不少時代的痕跡。由於城鎮位處高地,擁有相當戰略價值, 自然是「兵家必爭之地」。

古羅馬水道橋 (Acueducto de Segovia)

六月份的西班牙陽光和煦,不冷不熱,溫度正好。從下車處按圖索驥,步行10分鐘,便到阿索格霍廣場 (Plaza del Azoguejo) ,再抬頭一看,水道橋已聳立於前。

水道橋(Aqueduct)是塞哥維亞的命脈。由羅馬時期建造至今,已擁有近2,000年歷史,為歐洲境內保存最完好的高架水道橋,並於1985年與古城一併納入世界文化遺產。

細看地圖後,或會發現,塞哥維亞周遭,其實不乏河流。但羅馬人重視水質,認為山泉水較河水、雨水純淨,因此早在西元前一世紀 (羅馬人征服西班牙時) ,便決定興建水道橋,把十五公里外的山泉水引進城內。

古羅馬的建造技術馳名於世,從羅馬鬥獸場到萬神殿,處處可見其精工巧思。當中最為人熟知的,則是「拱券」技術 (The Roman Arch)。拱結構不僅能節省石材,更可將頂部負載的壓力轉換、分散到兩旁,防止建築塌陷。 從建築美學角度,曲線予人柔和、委婉之感,所以遊人即便從遠處眺望水道橋,也不會覺得壓迫或「困處籠裡」。

這座長度近 800 公尺的水道橋,由 120 根柱子支撐,一直伸延至西面的城堡。建造過程中,沒有採用任何灰泥,純以花崗岩堆疊。古羅馬的智慧,實在令人佩服。 對羅馬人而言,公共建築是文明的象徵,國力的體現。時至今日,羅馬帝國已衰 亡多年。但隨著時間巨輪的翻轉,不少城市建設依然屹立不倒,完好如初,難怪羅馬會被世人稱作「永恆之城」(The Eternal City)。

塞哥維亞大教堂 (Catedral de Segovia)

位於全鎮最高點,這座建築,是西班牙最後一座落成的哥德式教堂。大教堂原址位於城堡旁,但不幸在一次戰火中被摧毀。直至1525年,卡洛斯五世(Carlos V) 終下令於主廣場 (Plaza Mayor) 側重建。
哥德式建築(Gothic Architecture)盛行於十二至十五世紀,是中世紀的文化象徵。由於教堂重建時 (十六世紀中期),歐洲正邁進文藝復興時代 (The Renaissance),因此除了典型的飛扶壁(Flying buttress)、尖塔(Pinnacle)外,建築亦加入了穹頂(dome)的設計。

遊走於巷弄之間,仍感受到遺落的阿拉伯風情 (下圖)。

塞哥維亞城堡 (Alcázar de Segovia)

數到塞哥維亞最引人入勝的地方,必是這座夢幻般的城堡 (據說是迪士尼電影中,《白雪公主》的城堡藍本)。

塞哥維亞城堡原為軍事堡壘。因佇於懸崖上,擁有絕佳制高點,所以一直以來都 是軍事要塞。及至中世紀,始改建為宮殿。後來,皇族遷移重心至馬德里,城堡 一度被改建作監獄、軍校等用途。現時則作展覽廳及檔案館,並開放予公眾。

登上塔樓,望著眼前遼闊的黃土,感受著一片靜謐,時間彷彿停頓了:在一個,不屬於21世紀的時空。

以上文章為讀者投稿,並不代表本網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