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人平時工作繁忙,過著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,難得放假當然不應困在家,不如外出走走,輕鬆一下!有沒有想過在香港都能享受農村生活?那就應該來 荔枝窩 感受一下回歸純樸與自然的感覺。在被鄰近新界東北區茂盛的風水林與紅樹林包圍的 荔枝窩 村中,無論是 荔枝窩 村民還是遊客都能在這裡放鬆一下,融入大自然。

沒落、保育、活化 — 荔枝窩 的歷史與現狀

新界東北的「慶春約」七村由 荔枝窩、鎖羅盆、悔子林、蛤塘、小灘、牛屎湖及三椏村組成,當中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、規模保存得最完好的鄉村之一,有著差不多四百年歷史。荔枝窩不但位於地質公園之內,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,更曾獲頒聯合國文化遺產保護獎,可見村內仍然保存著豐富的客家文化。過往大部分荔枝窩村民都以務農為生,不過在踏入六、七十年代後,城鄉收入差距增大,不少人離鄉別井或移居外國謀生,大量農田和村屋一度荒廢,荔枝窩村人丁稀少,村落逐漸沒落。

為了保育鄉郊文化,香港大學與滙豐在 荔枝窩 推展「永續鄉郊活化」項目,以藝術、傳統客家手藝及農地復耕重新復興村内生活。是次項目吸引一批有心人回到荔枝窩村復耕,既有移居海外的原居民返回村内,亦有被 荔枝窩 獨特風貌吸引的城市人走入鄉村居住,荔枝窩村 枯樹新芽。

TravelBar-LaiChiWo-荔枝窩

從零開始的 荔枝窩村 生活 實現自耕自足

「當初冇話特等嚟 荔枝窩 嘅,咁我鐘意種嘢呀嘛,咪周圍搵地方。之後有緣嚟到荔枝窩,就發現呢度好靚好特別,本身就好想搵個地方簡單咁生活,所以就開始咗。」

現時六十多歲的 Keith,荔枝窩村 內人人都叫他做「表哥」,9年前受綠田園基金邀請加入復耕計畫,是第一批入村定居的城市人。當年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夢,他參加了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的荔枝窩導賞團,無意中成為了參加計畫的契機。後來在 荔枝窩 拓荒近一年後,綠田園基金開設了「三斗種」培育計畫,他毅然選擇加入並以義務性質耕作。

「個項目就係租啲田,唔使管理嘅,比我地呢啲合適嘅人去耕,耕咗就自己處理佢。後尾覺得唔想出出入入,呢度出入唔係咁方便,所以咪租埋間屋咯。」

他們在Facebook建立專頁叫「自然空間在荔枝窩」,不時更新在荔枝窩的時令耕種成果及自家製作的產品。

TravelBar-LaiChiWo-荔枝窩表哥

 荔枝窩 生活的反思 — 與自然並存

「我就唔係覺得係退休嘅,我覺得係一種生活的轉變。過咗幾廿年好忙嘅生活,轉下呢啲自主嘅生活。」「表哥」認為他們享受農村生活的主因就是因為擁有自主意識,相比起在城市生活,現在過得更自由自在,「我想種咩就種咩,但我又控制唔到個大自然一定種到嘅,只有接受佢,不斷學習。」

對於「表哥」來說,人不能勝天,世事變化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。他說,「呢度呢,金錢係冇用嘅,想食咩整咩,自己種自己做,全部都係靠自己。」

「木薯原來唔單止我地鐘意食,啲山豬都鐘意食。佢地食嘥所以呢一兩年都收唔到,咁都係大自然嘅一部分。」

TravelBar-LaiChiWo-荔枝窩-寫生

從 荔枝窩 裡看人生 — 最重要是活得開心

樂於分享的「表哥」經常以 荔枝窩 自家種植的作物招待鄰居及客人,更推出外型別緻的「花花雪條」供人購買。雪條有不同味道,例如眉豆、咖哩葉果、刀豆、等農產品口味,會隨著季節以及作物收成而改變。

TravelBar-LaiChiWo-荔枝窩-雪條

「你地依家食緊嘅雪條呢,初初我都冇諗住攞嚟賣。因為佢(女朋友)鐘意食雪條,咁又冇理由係外面攞材料入嚟㗎?見到種咁多農產品,咁不如用啲農產品嚟做啦,試下試下就好受歡迎。」

村屋附近不見任何宣傳,知道這裡有賣雪條的客人大多靠口碑。他們喜愛按照自己的步伐去製作產品,不會因為客人的需求大增而加劇自己的工作量。對比富貴榮華的生活,可以選擇的人生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開心的。

「耕田好似好簡單咁,但都好多嘢做㗎。但又係咪好辛苦呢?又唔係喔。流啲汗好開心,見到啲作品大咗,我地同個大自然同步嘅感覺係好好。」

言談間,不難發覺回歸田園才符合他們的個性,只有這樣,才可以讓他們返璞歸真,恢復本性,品味生活的情趣。

文、圖:Oscar @ D-Generation

D-Generation 社區創新大使計劃」 旨在促進本地與在港非華語青年間的朋輩學習,並參考OECD、世界經濟論壇的未來技能框架,透過四大範疇的主題學習 (數碼技能、抗逆解難、人生規劃、溝通協作),設計出一系列的跨界共學、協作及培訓活動。Travel Bar 旅行吧!為計劃的合作夥伴之一,為本地青年提供實習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