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小知識 - 痛症與肌肉疲倦的分別你要知

跑步跑得多,遇上大大小小的痛症是常見的事,比較常見的創傷包括:俗稱「跑步膝」的前膝痛、足底筋膜炎等,但到底這些痛症與肌肉疲倦有甚麼分別呢?在找出解決方法之前,今次就讓我們先去了解痛症與肌肉疲倦的分別。

一般來說,肌肉疲勞多於運動一天後出現,但持續的時間不長,最長大約 3 天左右就會消散,是較外在的;但痛症則多於關節附近的位置出現,運動時復發的機會大,所以如果大家跑步的時候經常發現自己有某個位置特別感到痛楚,就應好好檢查,找出原因,對症下藥。

為甚麼會出現痛症呢?每個人都會有其獨特的因素,不能一概而論,但一般而言,因為跑步姿勢不正確而引發的勞損則最為常見。根據統計,約有30-50% 的跑步者會在練習時受傷,較比賽時受傷的機會多出 4-10 倍,所以訓練的強度、密度、方法、休息時間都要好好處理,不然的話只會讓自己愈跑愈傷。而以下 5 種則是最常見的跑步慢性痛症。

要針對以上的痛症,以下是 5 個大家可以注意事項:

1. 漸進式跑步訓練,讓身體適應,慢慢調整訓練的強度、密度、方法及休息時間

2. 注意訓練環境及裝備

3. 留意自己的足部特性,選擇合適的跑鞋

4. 進行適當的伸展運動,預防受傷、提升表現

5. 找出受傷原因,作針對性訓練,強化身體機能

說到底,跑步,不單是雙腳的運動,更需要整個身體的配合。開始跑步之後,我們的身體也會發出不同的 running message,細心聽聽,再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,就自然可以長跑長有。

你可能會感興趣 - 跑跑下就痛 點算好?


跑跑下就痛 點算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