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大仙中心 一直致力推動文化傳承,讓珍貴的本地工藝能夠以嶄新面貌再現眼前。今個中秋佳節,黃大仙中心與本地招牌保育平台「街招」聯合推出「霓彩映月」主題活動,以拯救及修復而來的霓虹燈招牌,設計出一個直徑兩米、全港首個3D霓虹燈月亮裝置,為大家締造別具藝術氣息的團圓佳節,同時為文青一族塑造至「虹」打卡點!

「霓彩映月」注入視覺元素 呈現不同月相美態

由8月13日至9月18日,大家可親臨黃大仙中心北館「賞月」,賞滿月從此不受天氣、時間和地域限制!透過與香港獨特工藝製作而成的3D霓虹燈月亮合照,留下至型的佳節回憶!負責設計的「街招」希望透過這個立體藝術裝置,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,呈現霓虹燈藝的文化價值及魅力!設計巧妙地加入了不同的視覺元素,呈現出滿月、盈凸月、上弦月,以及娥眉月的月相美態,憑藉陰晴圓缺的自然循環,寄寓本地工藝得以代代傳承、生生不息。

全人手製作的3D霓虹燈月亮主要由拯救回來的霓虹光管組成。入行近40年的胡智楷是香港僅存的霓虹燈師傅之一,是次聯同「九龍霓虹 Kowloneon」創辦人、80後的霓虹燈藝術家劉浩輝(Jive)攜手操刀,以兩種方式修復霓虹光管。胡師傅以經驗老到的精湛手藝,將破損了的霓虹燈管修復及重新接駁,而Jive將已粉碎的霓虹光管,按原有招牌鐵字背板重新製作,再用專用爐具以約攝氏1,200度高溫將玻璃管加熱變軟,把握時機屈曲成特定形態,然後進行抽真空及注入氖氣等工序,為舊有的霓虹招牌帶來新生命,再度發出耀眼光芒。